[ 中国化工报, 2018-06-15 ]
“我们必须要给职工一个交待。有困难企业扛,不能转嫁到职工头上,即使企业要为此多支出4000多万元。”上周,华体网页版董事长杨振华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,谈到该公司张家港基地的企业关停后职工分流安置问题时如是说。
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《市政府关于同意撤销张家港东沙化工集中区(东区)为市级化工集中区认定的批复》,去年底,苏化张家港基地3家控股企业彻底关停,总投资20亿元,涉及职工832人。去年一年,苏化都在忙张家港化工基地关停的事,因为基地的关停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这些压力涉及资金、企业搬迁和产品结构调整等。但在制订职工安置分流方案时,苏化还是充分考虑到职工的诉求和切实困难,提出了方案要合法、合情、合理的总要求,在关键时刻,有困难集团自己扛,要给职工最大的体谅帮助。
“去年年初,集团党委就对安置工作进行了部署,力求此项工作稳妥推进。由于我们对职工的利益考虑周全,这次人员的安置分流工作完成得比较好。去年12月15日张家港基地停工,我们去跟职工开见面会,张家港当地招聘职工的分流12月底全部结束。今年1月2日,我们又召开了苏州派遣职工见面会,到1月底关停企业职工安置全部结束。”苏化党委副书记周晨曦告诉记者。
周晨曦表示,苏化在安置分流职工前,就明确必须充分考虑职工的意见。因此,苏化领导班子前期做了大量工作。一方面对职工队伍进行调查摸底,充分听取员工诉求;另一方面收集和分析周边兄弟单位的安置方法。目的是在充分考虑职工诉求的基础上,给职工一个尽可能合理的安置通道,并兼顾不同类型职工的利益。
“我们是老企业,张家港基地企业建厂已有10多年了,人员情况非常复杂,诉求也多种多样。我们既要考虑职工利益,也要考虑企业可承受的范围,在此基础上充分做好衔接和平衡工作。安置方案经过多次专题会讨论研究、反复修改,并报社保部门审核备案。”周晨曦说。
据介绍,苏化这次安置方案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,凸显了两大亮点:一是对与企业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,除了法定补偿金外,还给予综合补偿金,缓解职工的再就业压力。二是对于集团派驻张家港企业工作的苏州职工,只要职工愿意都可以选择内部退养。
周晨曦告诉记者,苏化最早的职工内退政策是离法定退休期限5年以内的可以实行内部退养,张家港基地的企业是离法定退休2年以内。这次张家港基地关停后,他们考虑到苏州派遣至张家港基地工作的职工都存在年龄偏大、技能单一、再就业困难的现实情况,所以就开辟了职工内部退养绿色通道。只要职工愿意,不管离退休多少年,都可以选择内部退养。最后,从苏州派遣到张家港基地的132个人中,有84人选择了内部退养。
他们给这84人的退养工资是人均每月3200元,还帮他们上缴了社保和公积金。这84人一天班不上,企业1个月也要支出近50万元。而且这些人中男性职工多,他们要到60岁才正式退休。“虽然企业的担子不轻,但是,企业问题和困难不能转嫁给职工。”周晨曦说,这也算是对职工这么多年辛勤付出的交待。
据了解,在方案实施过程中,苏化十分注重步骤和细节。他们分轻重缓急,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程序,做到公平公开;召开职工见面会,面对面与职工说清楚制订方案的思路和理由,以取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;对于安置过程中职工提出的相关问题,他们及时讨论、积极解决。周晨曦说,由于政策深得人心,事前沟通到位,操作程序规范,职工安置分流工作得以顺利完成,未出现大的群体事件。